與夢同行~~ 正確的攝影步驟!

針對什麼是" 攝影步驟 "一文,所看到的許多問題,和非正常情況現象。提出在攝影的過程中,必要的分析與探討,以及背後存在的原因和理由

攝影步驟

正確的攝影步驟,內容如下:

  • 商品整理:對將要拍攝的商品,進行"整理"與"清潔"工作/減少或免除,事後商品浮現的缺陷,與髒點的修飾事宜。
  • 解讀拍攝模式:搭設適當的"拍攝檯面",或商品"架設方式"/以取得最佳的拍攝品質與效果,以及較高的作業效率。
  • 主觀的燈光架設:找出最好的"主光"位置,呈現優質的影像品質與效果/應在沒有輔助光的情況下,仍保有7~8成的好影像品質。
  • 適當的光質調整:透過適當"介質"(描圖紙或控光幕)的加入,改善光質傳遞的效果/利用介質本身構造特性,及"光源距離"變化。以取得最好的質感,和最佳的陰影效果。
  • 正確的燈光測量:面對不同的拍攝物體,在表面材質上的差異,正確的使用測光設備(測光表),進行精準的測量/粗糙面(硬質光)時;測量點,應靠"近物體表面"。光滑面(柔質光)時;測量點,應靠"近介質表面"。
  • 合適的光比的設定:就一般商品拍攝而言,屬於中間調的商品,在光比設定上,約莫在"半格到2/3格"之間。暗(深/黑)色調部分,則縮小為接"近1/3格"。亮(淺/白)色調,則可能擴大到"1格半"左右/適當的光比,反映出好的立體感。過小的光比,立體感不足(平面化)。過大的光比,立體感太重(亮、暗部/細節消失)。
  • 正確的拍攝光圈:首要的因素有二個。一.是使用"平均光"方式,進行的測量。在取得該數據後,作為拍攝光圈之用/可適當的反映出光比(反差/立體感)效果。一.是使用採用被攝物體,在成像上,以"最大面積"為曝光依據。經測量後,所取得的數據,作為拍攝光圈/可正確反映出亮度與顏色。
  • 客觀的亮度檢測:拍攝中,在被攝物體前,放置標準色卡(color checker)。利用色卡中的灰階值,選擇所需色調(暖色/中間/冷色)的灰階,進行檢測與比對。二者;如果在一致的色彩空間中,數據(RGB/LAB)相同,代表的是被攝物體,具有標準的亮度/後數位化時代,測光表所呈現的數據,似乎已不再是精確地(測量角度/數據差異),反映在影像視覺中。
  • 適當的色彩校正:一般有二種作法。一.是灰(或白)平衡的校正。拍攝時,在被攝物體前,放置標準色卡(color checker),選擇所需色調(暖色/中間/冷色)的灰階,進行適當採樣點的選擇,以及色彩校正的演算,使影像恢復正確的顏色/相對於設備色彩描述方式,顏色準確性較低。二.是使用設備色彩描述檔的校正。

拍攝時,在被攝物體前,放置標準色卡(color checker/color checker SG),隨後;將拍攝的色卡,透過描述檔產生器(i1Profiler),製作一個描述檔,再套回相機來拍攝,就可以拍出最正確的顏色了/不同於灰(白)平衡校正方式,區別是顏色更加準確。

建議:圓夢計畫同學、商業攝影師、以及商業攝影愛好者。好好記住"正確的攝影步驟",了解各個攝影步驟中,所存在的原因和理由。並且多加以實作練習。相信不久的將來;必會在商業攝影市場上,展現出無限的助力、實力和競爭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