助手

攝影師的告白(四)~學習

經過三個月 助手 試用期之後,關於商業攝影環境,從原來的一無所知,逐漸變得有所概念,明白除了一般拍攝大頭照(證件照)的照相館之外,還有一種專門替公司、行號,拍攝照片的地方,叫做平面攝影棚

拍照上,也分成不同拍攝屬性和項目,例如:屬性上,一般在攝影棚拍攝的叫棚拍,離開攝影棚的叫外拍(出外景),例如:項目上,分為商品(產品),及人物(模特兒)照二種。

經攝影師吳先生認可成為正式助手後,每當客戶來電,如果是一般棚拍時,就前往該公司取件(商品),然後在吳先生要拍攝時,站在一旁靜靜地看需要什麼幫忙。

在搭設攝影台時,準備木箱墊高桌面,或是挑選正確顏色和質感,4尺乘8尺的美耐板(當然要先問一下)。

使用燈光時,由於還不是很熟,只好幫忙拿配件在旁邊看著,燈光架設好,負責閃光燈擊發,協助取得測光表上需要的曝光量。

當商品要擺上檯面之前,助手的職責就是要把它清潔乾淨,碰到亮面有時還要打臘呢?相機、鏡頭、測光表、片盒和片匣部分,則完全無法幫得上忙,或許因為是貴重,擔心賠償問題,不好輕易去碰觸了解吧。

吳先生要準備拍攝時,遞上所需底片(120、4×5正片),拍完後,因為距離沖片公司(奇影專業沖印公司)很近關係,來回不到20分鐘,幾乎是馬上送去沖洗。

當客戶來電,人物棚拍時,在掛完電話,吳先生會連絡經紀公司,安排寄模特兒資料給客戶挑選,當模特兒確定後,接下來安排服裝、造型、化妝師,依照與客戶所訂下的時間和日期,約定在攝影棚碰面。

拍攝當天,助手事先要準備好背景紙(12尺)、燈光、120相機、120底片(二個片盒)、120拍立得和測光表,並在拍攝前就定位,拍攝時,隨時在攝影師旁,配合做測光、拉拍立得、換鏡頭、換底片、換道具…等,

拍攝結束,在整理好環境與設備後,先送沖一支試沖片,待取回檢視顏色、曝光後,在視情況送沖後續正式底片。

外拍場景時,記得那時候,每個月固定都要出一趟外景,為某知名國際級電器用品公司,拍攝在台灣所開設店家,拍攝宣傳刊物用的相關圖片,有一次拍攝點在東部,已經記不得是花蓮還是台東。

那一次,前一天下午準備了相關所需的器材,有相機(120、4×5)、 底片(120、4×5)、閃光燈(600Wx8盞)、中大型相機腳架、閃光燈大小型腳架,中大型柔光照、反射式反射傘、描圖紙及相關拍攝用配件(測光表、色溫表、濾色片…)等,隔天一早出發時,把吳先生的標緻汽車塞得滿滿的。

到了店家,趕緊把設備一一搬出車子,吳先生觀察拍攝場地一圈後,交代分別把燈光搬到指示地點,裝上所需的配件(柔光罩、反射傘、描圖紙),經吳先生調整角度和高度後,擊發閃光燈配合測光,測得燈光強度與光比。

用現場燈光拍攝時,配合色溫表測得的校正數據,在鏡頭前裝上濾色片,拍攝完畢,如同人物拍攝一樣,會把底片分成試沖片,和正試沖洗的底片,另外也要分開使用濾色片拍的底片,遵循後續的標準沖洗作業流程。

經歷商業攝影的過程中,正逐漸意識到未來,還有好多需要學習的地方,例如:相機要怎麼用?測光表又要怎麼用?底片要如何裝?人物跟商品又有何不同?室外又跟室內有那些不同呢?

雖然已經從完全不懂攝影,到略懂了一點基本的知識和操作,但同時也提醒擔任助手的自己,離攝影師還有很漫長的一段學習之路。